本文摘要:《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9月2日至13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9月2日至13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在近两周的议程中,中国呼吁各国在防治沙漠化与土地退化方面加强合作,并基于本国治沙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为南南合作贡献“中国方案”近年来,中国在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在治理土地沙化的同时带动了几千万沙区人口脱贫,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参会代表团牵头举办的“加强南南合作,增进人类福祉”部长级边会8日晚在新德里召开,吸引了来自印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缅甸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100多名代表参加。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发言中表示,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单独面对的世界性难题,各国必须要携手努力,加强合作。中国在探索治沙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一系列模式和方法,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张建龙强调,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被列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内容,而中国是南南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支持者。8日的会议就未来防治荒漠化南南合作达成多项共识,重点强调通过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治理,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共建环境友好、产业进步、社会发展、人民富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赞赏中国政府在防治荒漠化政策和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表示支持中国倡导的南南合作事业。
广受点赞的“库布其模式”9日的缔约方大会部长级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曾获联合国“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库布其治沙带头人、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出席并分享库布其治沙经验。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
通过30年的整体治理,目前库布其总体绿化面积已达6000多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由30年前的3%提高到了53%,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明显恢复。同时库布其地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也从不足400元人民币增长到现在的1万元以上。
王文彪表示,“库布其模式”的最大贡献是破解了“沙漠怎么绿,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的世界治沙难题。在治理理念、技术、投资模式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均有创新。他希望把库布其创造的经验向所有遭受荒漠化侵袭的国家和地区推广,并倡议全人类联手防治荒漠化,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张建龙在发言中也强调,在中国治沙历程中,企业的参与提升了荒漠化治理的质量,并探索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成功路径,库布其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记者了解到,今年参会的许多代表此前都参观过库布其,并对其治沙成就赞不绝口。乌干达大学教授克里斯汀说,只有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才能做好可持续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库布其治理模式值得所有国家借鉴。乍得环境部长易卜拉欣贾马拉丁对记者表达了将“库布其模式”尽快引进乍得的愿望。
印度环境部长普拉卡什贾瓦德卡尔则对改善荒漠生态的同时带动农牧民脱贫表达了强烈兴趣。此外,摩洛哥和中非共和国代表也就“政府+企业”的合作方式进行了探讨,希望“库布其模式”为他们各自的国家带去绿色希望。易卜拉欣蒂奥接受记者采访时颇有感慨地说:“我也出生在沙漠,非常理解荒漠化给人类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库布其治沙的成果令人感到震撼,这是我实地考察过的全球最佳治沙案例。”(记者赵旭)。
本文来源:九游会·(J9)-www.fiverar.com